2024年11月8日,黄海橡胶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了其一批棘洪滩厂区设备资产,5台密炼机、燃油锅炉、双螺杆挤出机、冷却塔、电梯等配套的打包底价只有145.05万元左右——甚至不如部分工厂一台设备的价格。
曾经的轮胎行业四大家族成员之一,山东轮胎人曾经挤破脑袋也想走进的工厂,最终会落得如此命运。
如果以青岛第二橡胶厂的成立年份算起,黄海橡胶的历史已经超过90年。自行车轮胎、汽车轮胎,这里从成立之初起就走在技术前沿。1952年,国营第二橡胶厂剥离了自行车胎、胶带、胶鞋业务,成为专研汽车轮胎的制造厂,每年的产能可达60万条。这一产能规模在当时整个全球单体轮胎厂中也不是小数目(全球轮胎巨头10世纪中期建造的单体工厂产能初期也只不过在百万套级别)。
也是在这一时期,国营第二橡胶厂制造出来了建国以后第一条中国人自己生产的橡胶充气汽车轮胎——新中国牌347汽车轮胎。
该工厂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可以将汽车轮胎年产能提升到98万条。1987年,这里的产能突破百万条。
青岛橡胶工厂在90年代后期改制为黄海橡胶有限公司,而后划入中国化工集团。
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因为一直走在技术的最前沿,黄海橡胶一直处在黄金期。
但可惜的是,在子午线轮胎开始在中国市场铺开后,在广饶轮胎势力崛起后,黄海橡胶却落后了。
2000年前后五年,是广饶大力拓展子午线轮胎产能最“疯狂”的十年,虽然也为后来埋下了“产能过剩”的隐患,但是却也在当时让他们依靠更大吨位和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分走了黄海橡胶的市场份额。
轮胎供不应求的时候,黄海落后了,即使其品牌影响力尚可,但是给不出轮胎就抢不了订单。2005年之后,黄海橡胶出现亏损,后虽然在政府帮助下渡过了一亿多元的债务难关,并在2007年扭亏为盈,赚了2227万元的利润。但是其在2008年再度因为经营不力赔了3亿多的利润。
紧接着全球知名的“轮胎特保案”发生,黄海橡胶出口增收之路又遇拦截。此后的6年间,黄海橡胶开始拓展新的业务,但是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2013年重新回到轮胎赛道之后,黄海橡胶却发现已经落后了同行好几大圈。广饶的同行已经在“性价比”上卷出了花,青岛的黑马们已经率先在海外开了工厂,此前称兄道弟的“老战友”在出海和出口两条路上跑步前进——不仅建了工厂,还在美国TBR市场的占有率节节走高。
黄海橡胶,站在“赛道”的边缘看着赛场里已经和自己无关的热火朝天。
虽然自知已经落后同行一大截,但是作为曾经四大家族的一员,黄海橡胶还是有些底子的。2013年重新回到轮胎赛道后,放下身段开始参与低价竞争。
对于这次尝试,外界的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认为只要能拿回市场份额参与低价竞争也无可厚非,有人认为这样的做法忽略了长远发展。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低价入局确实又让黄海橡胶捞回了部分的市场份额,并依靠赚回来的钱财又拓展了一些业务。但可惜在乱倒腾副业的那些年,黄海落后得太多了,最终在2016年又一场“双反浩劫”下,黄海橡胶气数将尽。
2019年,虽然外来资本——浙江天轮供应链参与了其另一次自救,并以“共享工厂”的模式展开合作,重整后的黄海橡胶第一条轮胎下线,但最终仍未能敌过行业大洗牌。
2021年,重整后的黄海橡胶出现在了“落后产能淘汰名单”当中。
3年过去了,黄海橡胶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眼前是其工厂最后一批设备被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