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抵制中国轮胎,各个国家地区无所不用其极。近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关于延长中国生产的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的最终决定。
欧盟延长关税,每条最高加税595
据了解,新关税在 2025 年 1 月 15 日发布欧盟委员会实施条例后立即生效。新关税规定每条轮胎加收 21.12 欧元(159人民币)至最高 78.90 欧元(595人民币)之间。
欧盟征收这些关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2018 年5月,当时欧盟委员会首次对“对原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载重轮胎或卡车用橡胶充气轮胎增加进口征收临时反倾销税。2018 年 10 月欧盟对反倾销税做出最终裁决(并于 2018 年 11 月 9 日对反补贴税做出进一步修订)。这些规定后来在2022年5月4日被欧洲联盟普通法院废除,最后,在一项新的调查之后,欧盟委员会于 2023 年 4 月 4 日通过欧盟委员会实施条例 重新征收关税。在2025年 1 月 15 日之前,现行的反补贴税为每件商品 3.75 欧元至 57.28 欧元。这次关税调整,欧盟对中国进口轮胎关税再次加码!
特朗普上任,贸易战加剧
近日,外文网报道显示,美国法律专家表示,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上任后可以使用许多工具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征收关税。
2024年 11 月,特朗普表示,他将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出口的所有产品征收 25% 的关税。他补充说,中国将受到额外的关税。美国的律师专家表示,特朗普尚未详细说明这些关税的法律依据,并补充说,他认为“中国确实是主要目标,其次是墨西哥”。
2024年10月,美国商务部决定对进口自泰国的卡客车轮胎征收12.33%-48.39%的反倾销税,这一举措十分险恶。因为美国对泰国卡客车轮胎关税的调整就是在截断中国轮胎企业通过泰国转口贸易的途径。
泰国、墨西哥,中国轮胎企业聚集地
泰国:2014年以来, 多国开始实施对华轮胎的抵制政策。美国、欧洲、东南亚多国开始对中国轮胎加收关税,中国轮胎为了走出去,掀起了在海外建厂的热潮。其中建厂最多的地方就是泰国,中策、玲珑、森麒麟、双钱、通用、浦林成山等多个轮胎企业都在泰国建有自己的轮胎基地。泰国在场地、原材料、人工等方面都有优势,很适合布局海外产能的轮胎企业。但随着美国对原产于泰国的轮胎加收关税,那些在泰国布局产能的中国轮胎企业也将面临更大的出口问题。
墨西哥: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美国轮胎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最近两年,国内轮胎企业可谓是费尽心思,先后投资墨西哥工厂。可墨西哥作为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在贸易立场上进一步倾向美国,这对于中国轮胎企业来说,通过墨西哥进入美国市场的通道就像一座摇摇欲坠的桥梁,即将遭受重创,甚至坍塌。赛轮、中策等轮胎企业在墨西哥的轮胎项目也将经受双反的考验。
全球围剿中国轮胎
更为糟糕的是,除了美国这个风暴中心,中国轮胎在全球范围内遭遇了“全球封杀”的噩梦。
英国:部分中国轮胎企业的商用车胎的双反金额可能要超过每条1000元。
巴西:将乘用车轮胎的进口税从16%提高到25%。
南非:对自中国进口的机动车用小客车轮胎和卡客车轮胎产品征收关税,对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的被调查产品,分别征收至高68%、84%和21%的关税。
印度:决定继续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补贴税,税率为CIF17.57%。
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像一群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对中国多种轮胎开启反倾销调查。全球贸易战如同火势凶猛的燎原之火,继续升级,中国轮胎面临着史上最全面的围追堵截。这就像是一场残酷的车轮大战,中国轮胎企业四面楚歌。
贸易战阻挡不了中国轮胎
然而,中国轮胎行业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中国轮胎发展迅速,这正是遭受多国抵制的原因之一。中国轮胎就像一个茁壮成长的少年,因为表现出色而遭人嫉妒。多个海外市场针对中国轮胎一轮又一轮地欺凌事实是源于对中国轮胎品牌和产品市场份额增长的恐惧。
中国轮胎的高性价比轮胎在海外市场极受欢迎,同时,随着国内轮胎含金量的不断提高,国内品牌开始在海外高端市场崭露头角。从产品到品牌到服务,每一步都在紧紧追赶轮胎巨头们,虽然说和国际大牌没有差距这是空话,但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并愿意支持中国轮胎,就是中国轮胎摆脱散、乱、差最好的证明。
随着落后产能淘汰逐步进入尾声,中国轮胎产业的“雁阵型集群”已然形成,头部企业有了更多的精力去和海外轮胎企业在高端市场厮杀搏击——即使前路不是一路平坦,但是我们相信只要集力于质量和技术,中国轮胎的未来依旧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