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固特异三大巨头的年报数据悉数出炉。2024年,普利司通的集团营收超过了4.4万亿日元(约合2126亿人民币);不过由于轮胎业务占比为63%(约合1407.54亿人民币),未能在轮胎销售中超越米其林(1593亿人民币)。固特异2024年实现收入1374亿元,品牌影响力持续发挥。
全球第一之战
愈加焦灼
2024年,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固特异三家轮胎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2070亿人民币、2116亿人民币和1374亿人民币,也是目前为止销售额超过千亿级别的轮胎企业。
2024年整体收入方面,普利司通超过了米其林约2%,在创下销售额新高的同时,也重新拿回了全球轮胎市场销冠宝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对比纯轮胎业务收入,米其林仍然稳坐全球第一。
其中,普利司通的轮胎业务营收达到了29361亿日元(1407.54亿人民币),在其总销售额中占比为63%;米其林方面,按照财报中显示的轮胎业务77%的销售额占比计算,米其林的轮胎业务销售额在1593亿人民币。
目前按照人民币汇率来计算,2024年米其林在轮胎业务销售上仍是略胜一筹。
值得注意的是,米其林和固特异在2024年都遭遇了销售额的下滑。米其林轮胎业务和固特异的销售额均下滑超过5%;普利司通轮胎业务销售额与2023年持平,算是三大巨头中销售额表现最为稳定的轮胎企业。
2024年,三大轮胎巨头在全球的销量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亚洲高质价比轮胎更热销和汽车制造减少的冲击——在替换和配套市场的销量都有所降低。
三家轮胎企业中,固特异的总销量为1.666亿条,减少了3.%;米其林的轮胎销量降低了5.1%;普利司通在2024财年调整后营业利润分析中显示,销量下滑对其利润造成了约410亿日元(19.6亿人民币)的冲击。
既然说到了利润表现,我们接下来不妨比较一下三巨头的盈利能力。
米其林盈利能力依旧强悍
因为各企业间的利润计算模式稍有差异,因此在今天的对比中,我们统一按照净利润来作为评判盈利能力标准。
2024年从公开数据来看,米其林的净利润还是三家巨头中最多的,达到了18.9亿欧元(143.83亿人民币);普利司通略低,为2850亿日元(约为136.8亿人民币)。不过两家轮胎巨头的净利润率基本持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两家轮胎巨头2024年净利润均出现了下滑,同时即使在涨价的策略下,净利润率仍然不及2023年。销量的下滑固然是影响利润表现的客观原因,但同时也反映出,高价轮胎即使有品牌力加持,在全球消费降级之下对冲击的消化能力也有所降低。
净利润率上,普利司通和米其林基本持平,均超过了6%。不过米其林的净利润率与2023年差别不大,仅降低了约0.06个百分点,普利司通收到非轮胎业务盈利下滑的拖累,同比2023年,净利润下降了1个百分点。
固特异在2024年通过转型计划止跌反弹,但是整体而言,无论是净利润所得,还是盈利能力均与米其林、普利司通存在差距。同时,固特异在2024年利润中还包含了此前美国工厂飓风灾害保险赔偿等非轮胎业务收入。不过随着固特异在2024年重新对其收购而来的固铂轮胎旗下品牌重整升级,增加产品线,以及拿到更多不同渠道的订单,固特异有望在2025年进一步夯实其盈利能力。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固特异已经完成了与优科豪马之间的关于非公路轮胎业务的交易。这也意味着固特异在未来想要稳固住自己全球轮胎市场前三的地位。
乘用车轮胎业务,
两大巨头竞争激烈
细分市场对比可以发现,轮胎巨头们的盈利更依赖于乘用车轮胎市场。
虽然乘用车轮胎利润率低于非公路轮胎,但是乘用车轮胎销量大,更高销售额在比较可观的利润率下,仍是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
2024年,米其林乘用车轮胎销售额为1116.66亿人民币(146.57亿欧元),同比2023年销售额微降1.3%;18寸及以上轮胎销售额占比高达65%之下,米其林乘用车轮胎的营业利润率为13.1%,贡献了146.05亿人民币(19.17亿欧元)的营业利润。
同一细分市场,普利司通2024年的销售额为1191.07亿人民币(24859亿日元),同比2023年增长了5%,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率为11.4%,直接营业利润贡献135.26亿人民币(2823亿日元),同比增长3%。
2024年,普利司通乘用车轮胎销售额超过了米其林约7%,但是利润方面,米其林仍旧通过更高的营业利润率站在一位——2024年,米其林乘用车轮胎营业利润超过了8%。
可以看出,米其林的价格和产品组合策略在乘用车轮胎销售中发展得相当不错。2024年中国三大国际车展,米其林的配套数据均高出其他企业多个身位——汽车主机厂更加偏爱米其林。米其林在其财报中预测,2025年下半年汽车主机厂的订单会逐步复苏,米其林的乘用车轮胎销售额大概率会在今年下半年“突飞猛进”。
商用车轮胎业务,
不卷销量卷利润
2024年,几乎外资轮胎企业都宣布了退出中国卡车胎市场竞争。即使没有完全退出,也是将中国市场这一业务占比压到最低。
不过,通过放弃价格战,将更多业务发展重心放到海外卡车胎业务,我们可以发现,两大巨头在这一细分市场的利润反而增加了。
2024年,因为销量下滑6.1%,米其林卡车轮胎销售额达到了502.75亿人民币(65.99亿欧元),较前一年降低4.9%,但是利润却呈现了26.1%的大幅增长,达到了45.48亿人民币(5.97亿欧元)。
普利司通的卡车胎销售额同比增长1%,达到了490.3亿人民币(10228亿日元),调整后的营业利润较2023年微涨,达到了27.76亿人民币(579亿日元)。
米其林更高的卡车胎利润让其继续在这一细分市场保持领先优势。
外资轮胎企业在卡车胎市场在看到亚洲高质价比轮胎时确实感觉到头疼,但是剑走偏锋,寻找更高利润的车队服务,却让他们能够凭借更高利润在这一市场更加如鱼得水。
非公路轮胎业务方面,米其林的销售额同比下跌9.4%,营业利润下跌23.5%;普利司通销售额下降1%,调整后的营业利润上涨2%。非公路轮胎自2023年下半年进入下行周期。因此,多数轮胎企业在这一细分市场都存在业绩欠佳的情况。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何固特异将出售非公路轮胎业务囊括进了其“减负转型”计划的一部分。
2025三大巨头心态不一
从三大巨头各自给出的规划来看,信心最足的当属固特异,随着一项又一项的资产剥离陆续推进,固特异正在逐步重回盈利之路。
米其林和普利司通相对保守。2025年,米其林认为其在轮胎替换市场迎来销售增加,销售额将超过2024年;普利司通则认为2025年销售额可能会降低2%,不过其认为通过产品组合的持续改善,将有望在利润上增长4%,达到5050亿日元(约合242亿人民币),营业润率达到11.7%。